
辽宁省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韩亚楠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辽宁省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文章首先概述了辽宁省文旅产业的发展背景、文旅融合现状以及产业链结构,指出辽宁省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支持文旅产业的发展,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长。接着,文章分析了辽宁省文旅市场需求的特点和趋势,表明游客规模持续扩大,对文化体验和生态旅游的需求旺盛。同时,文章评估了辽宁省的文旅资源现状,包括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以及资源开发与保护情况。
文章还探讨了辽宁省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此外,文章还分析了辽宁省文旅产业的发展成效,包括产业规模、增速、结构优化和产业效益等方面。
最后,文章展望了辽宁省文旅产业的发展前景,指出产业融合、智能化旅游和国内市场将成为其重要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和产品创新不足等挑战。
关键词:辽宁省文旅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研究
一、辽宁省文旅产业概述
(一)产业发展背景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地理位置与资源禀赋方面,辽宁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紧邻渤海湾,拥有长达2119公里的海岸线。辽宁省内还拥有多座名山,如沈阳的棋盘山、大连的棒棰岛等,以及众多湖泊和河流,如浑河、鸭绿江等。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辽宁省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场景。
在政策支持与推动方面,辽宁省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以支持文旅产业的发展。例如,为推动文旅融合,辽宁省提出了打造“文化+”旅游新业态、新模式的战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建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等方式,不断提升辽宁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此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加强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
在市场需求增长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文化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加。近年来,辽宁省文旅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类文化旅游产品层出不穷,如沈阳的清永陵、大连的旅顺日俄监狱旧址等,这些产品满足了游客对文化体验的需求,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文旅融合现状
在产业融合方面,辽宁省文旅产业与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行业实现了深度融合,并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例如,在部分乡村地区,通过挖掘非遗等民俗文化的内涵,结合旅游观光,实现了文旅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在文旅品牌塑造方面,辽宁省积极打造文旅品牌,以强化辽宁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开展文化旅游推介等方式,提升了辽宁旅游市场的吸引力。例如,辽宁省推出的“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文旅消费行动,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为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产业链结构分析
辽宁省文旅产业链作为一个高度整合的产业体系,其构成及运作方式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将对辽宁省文旅产业链的结构、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以及未来的优化方向进行详细阐述。
在产业链构成方面,辽宁省文旅产业链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接待服务等关键环节。在旅游资源开发环节,辽宁省深入挖掘并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如历史文化遗址、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为旅游市场提供丰富的产品选择。旅游产品设计环节则注重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如特色旅游线路、旅游演出、旅游工艺品等。旅游市场营销环节则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手段,如网络、电视、报纸等,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旅游接待服务环节则是整个产业链的终端,通过提供优质的接待服务,如住宿、餐饮、导游等,确保游客在旅行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在上下游产业关联方面,辽宁省文旅产业与上下游产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辽宁省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满族刺绣、皮影戏、唢呐表演等,为旅游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支撑。在交通运输产业方面,辽宁省通过建设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航线等,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条件。这些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文旅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共同推动了辽宁省文旅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在产业链优化方向方面,为了进一步提升辽宁省文旅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辽宁省将继续优化文旅产业链。具体而言,一是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三是加强旅游市场营销的精准度和创新性,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加强旅游接待服务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建设,提升游客的接待体验和满意度。
二、辽宁省文旅市场需求分析
(一)游客规模与增长趋势
近年来,辽宁省的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游客规模持续扩大,增长趋势显著。这一趋势得益于辽宁省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地理风貌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游客规模的角度来看,辽宁省的游客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休闲娱乐的首选方式。近年来,辽宁省政府不断加大旅游投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进一步推动了游客规模的扩大。
在增长趋势方面,预计未来几年,辽宁省的游客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随着国家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辽宁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旅游市场的逐步开放,辽宁省的游客规模有望实现增速逐年加快的增长。这一趋势将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二)游客消费特征与偏好
在探讨辽宁省游客的消费特征与偏好时,需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就消费特征而言,辽宁省游客的消费呈现出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文化体验与生态旅游的日益重视,辽宁省内以民间艺术表演、特色美食、民俗手工艺品等为代表的休闲街区逐渐受到游客的青睐,满足了游客对个性化旅游体验的需求,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偏好分析方面,游客对辽宁省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辽宁省拥有众多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如沈阳故宫博物院、张学良旧居陈列馆等。这些遗迹见证了辽宁省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此外,辽宁省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瞩目,如盘锦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等,这些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游客对特色餐饮与住宿也表现出较高的需求。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特色餐饮与住宿已成为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内涌现出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企业,如沈阳的“老边饺子”、大连的“海蛎子炖酸菜”等,这些美食深受游客喜爱。在住宿方面,除了传统的酒店与民宿外,辽宁省还推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住宿产品,旨在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住宿体验。
(三)市场需求预测
短期内,辽宁省文旅市场展现出旺盛的需求态势,且增速保持稳定。这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持续推动以及消费者对于高品质文旅产品的追求。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其文旅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长期内,辽宁省文旅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不断推进,辽宁省作为连接中国东北地区与蒙古、俄罗斯等地的重要桥梁,其文旅市场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辽宁省文旅市场有望成为中国乃至国际重要的文旅目的地。
三、辽宁省文旅资源现状评估
(一)自然资源分布与特点
辽宁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其自然资源分布亦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省内拥有众多山脉,如长白山脉、燕山山脉等,这些山脉为辽宁省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境内河流众多,如辽河、浑河、鸭绿江等,这些河流不仅为辽宁省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是其农业灌溉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辽宁省还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域,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能源;重峦叠嶂,百舸争流。自然资源独特的自然特色和吸引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探险。同时,辽宁省的海洋资源也为海洋渔业、海洋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分布广泛,特色鲜明的自然资源不因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光和探险资源。
(二)人文资源底蕴与特色
辽宁省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人文资源也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辽宁省文旅产业展现出显著的发展态势,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逐年增长的产业规模以及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该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石。辽宁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四海宾朋。如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景区,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成功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些丰富的资源为辽宁省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文化底蕴方面,辽宁省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博物馆、文化馆等人文资源。这些资源见证了辽宁省的历史变迁。例如,沈阳清故宫、清昭陵等文化遗产,作为辽宁省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清朝的历史风貌,展示了辽宁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特色方面,辽宁省的人文资源地方特色浓厚,种类丰富多样。辽阳的白塔文化、大连的海洋文化等都是辽宁省独特的文化资源,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沈阳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东方鲁尔”的工业称号,展现了其在工业领域的辉煌历史。此外,交通便利,人文资源底蕴深厚,文博资源丰富多样等优势不断凸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创新文旅融合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是辽宁文旅应不断探索和坚持的方向。
(三)资源开发与保护情况
在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为提升文旅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辽宁省采取了积极的开发措施。以红海滩景区为例,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五星级驿站”,其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丰富的鸟类资源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在开发保护过程中,红海滩景区注重提升设施和服务质量,通过举办湿地守护者交流活动、湿地候鸟季摄影大赛、推出湿地生物多样性研学路线等活动,不断丰富着游客的游玩体验,促进文旅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此外,辽宁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文旅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例如,针对候鸟迁徙高峰,红海滩景区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防止游客对候鸟产生干扰,确保了候鸟的正常生活和繁衍。
四、辽宁省文旅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一)交通设施完善程度
在公路交通方面,辽宁省公路交通网络完善。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支线公路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遍布于全省各地,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出行效率,也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秦沈高速和新阜高速为例,这两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不仅缩短了阜新至沈阳,沈阳至北京的行车时间,还提升了京哈走廊的基础设施服务容量和水平,对于确保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保通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在铁路交通方面,辽宁省铁路交通发达,高铁、动车等现代交通工具为游客的长距离出行提供了便利。这些铁路交通工具有助于提升游客的出行效率,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例如,丹东市作为辽宁省的边境城市,其铁路交通的完善程度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丹东市文旅围绕“周末游丹东”品牌,推出多样化精品主题线路,并提供参考价格清单,让游客能够“一键规划”行程。
(二)住宿餐饮设施配套情况
在辽宁省内,各类住宿餐饮设施配套完善,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了不同游客的住宿与餐饮需求。
住宿设施方面,辽宁省内拥有众多酒店、民宿和客栈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住宿选择。这些住宿设施各具特色,从服务体贴,设施豪华的酒店到价格亲民的民宿,各类住宿设施均注重细节和个性化服务,为游客营造舒适、温馨的住宿环境。
餐饮设施方面,辽宁省内餐饮文化丰富,各类餐饮设施配套完善。从传统的中餐馆到现代的西餐厅,这些餐饮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饮食选择,满足了不同游客的口味需求,为游客带来更多的味觉享受和文化体验。例如,一些餐馆会提供具有东北特色的锅包肉、白肉血肠等传统美食,而一些西餐厅则会让游客品尝到一些网红特色美食。
(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辽宁省拥有专业的导游团队,为游客提供详细的讲解和咨询服务,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旨在提升游客服务体验。此外,辽宁省注重建设和提升,为游客提供方便舒适的如厕环境。辽宁省还注重旅游公共服务的后续管护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旅游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和质量,以此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五、辽宁省文旅产业发展成效分析
(一)产业发展规模与增速
近年来,辽宁省文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在各项经济指标中均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发展规模来看,辽宁省文旅产业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推动了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创新。与此同时,政府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为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增速分析方面,辽宁省文旅产业增速保持稳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潜力。从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到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产业结构优化情况
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辽宁省致力于推动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以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通过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产品,辽宁省成功打造了多个特色旅游品牌,如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葫芦岛试点“空中瞰长城”观光航线等。此外,辽宁省还注重培育沉浸式旅游演艺产品,如沈阳主角儿沉浸式主题乐园、大连沉浸式互动剧《老酒馆》、葫芦岛大型沉浸式夜游演出《就在宁远》等,这些产品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提升了文旅产业的品质。
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辽宁省实施文旅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酒店、精品民宿等建设,联合同程、携程等大型文旅集团,以改造升级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提质升级酒店,建设高等级民宿。此外,辽宁省还出台了《辽宁省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入境旅游难点堵点问题,以沈阳、大连为入境旅游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入境游产品,开通以大连为母港国际邮轮1艘、访问航次10个、丹东至韩国仁川周往返邮轮;联合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开发跨境自驾游,打通入境旅游消费新通道。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辽宁省的国际化水平,吸引更多国际游客。
(三)产业效益评估
在产业效益方面,辽宁省文旅产业表现出色。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辽宁省的文旅产业逐渐成为了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未来,随着政府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辽宁省的文旅产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为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近年来,辽宁省文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这一趋势得益于辽宁省对文旅产业的重视和投入,以及该省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如大连市长海县长山群岛,通过打造独特的海洋旅游体验,成功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进一步推动了辽宁省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
辽宁省文旅产业还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加强资源整合、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数字化转型等措施,辽宁省的文旅产业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辽宁省在文旅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从智慧旅游到游客满意度,从冰雪旅游到夜游热门城市,辽宁均有所建树。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辽宁省仍需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强区域合作,科技创新投入,完善智慧旅游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以此助力地方经济腾飞。
在辽宁省文旅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各显神通”,吸引了大量游客。辽宁省作为旅游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文化特色,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仍需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产品创新不足是辽宁省文旅产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当前,辽宁省文旅产品在创新方面尚显不足,缺乏独特的旅游体验和差异化的文化内涵。这导致游客难以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辽宁省政府及旅游企业应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独特性和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政策支持为辽宁省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辽宁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促进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旅游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此外,辽宁省政府还积极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与交流,为辽宁省文旅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展望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辽宁省文旅产业展现出显著的发展态势,其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智能化旅游成为新趋势,以及国内市场在文旅产业中的重要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辽宁省文旅产业正积极寻求与其他产业的结合,以提升产业链的完整性和附加值。例如,在与相关产业的深度合作下,辽宁省文旅产业通过升级鞍钢博物馆AI交互雷锋情景剧,打造红色教育新IP,以及举办首届全国工业研学联盟大会,发布《鞍钢工业研学标准》,联动大庆油田、沈阳工业博物馆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构建“共和国工业记忆”跨省研学走廊等举措,均体现了辽宁省文旅产业在跨界合作方面的积极探索。
智能化旅游正逐渐成为辽宁省文旅产业的新趋势。辽宁省文旅产业通过构建智慧文旅服务体系、开发文旅知识库、开展沉浸式旅游演艺产品等方式,正逐步实现旅游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智能化旅游的发展,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内市场在辽宁省文旅产业中的重要引擎作用日益凸显。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开展“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文旅消费行动,针对住宿、加油、景区门票、娱乐消费等群众关心热点,推出惠民举措,有效提升了国内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十五五”时期辽宁文旅事业展望“十四五”收官之际,辽宁省文旅产业已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接待游客6.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6300亿元,提前完成三年行动目标。面向“十五五”(2026-2030年),辽宁将以“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为核心定位,从以下方向深化布局:
1. 深化文体旅融合,构建产业新生态
辽宁计划通过500个以上文体旅项目建设和300亿元投资,推动冰雪文旅、科技文旅、数字化文旅等跨要素融合,培育新业态。依托沈阳、大连双引擎,打造国际冰雪赛事、大型演唱会等品牌活动,同时与东北及内蒙古共建G331边境旅游联盟、G228沿海公路旅游联盟,提升区域联动效应。
2. 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文旅创新
“十五五”期间,辽宁将加速元宇宙、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开发沉浸式文旅场景,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优化游客体验。例如,沈阳通过完善旅游支付、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升“宠客”服务,大连金石滩等景区探索数字文旅新场景,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3. 强化区域协同与品牌建设
辽宁将深化“文旅+百业”战略,挖掘红山文化、工业遗产等特色资源,打造“山海关外、魅力辽宁”品牌。通过跨省合作(如京津冀旅游圈)跨境旅游线路开发,扩大客源辐射范围,实现“产业走出去、游客引进来”的开放格局。
4. 聚焦民生与可持续发展
以“旅游为民”为导向,辽宁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非遗活化、文艺创作与惠民消费结合,如《非遗里的中国·辽宁篇》等文化IP的持续深化。同时,通过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5. 政策保障与市场活力激发
依托《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辽宁将优化营商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旅项目,并强化政策对冰雪经济、邮轮产业等新兴领域的支持。
展望未来,“十五五”期间,辽宁文旅事业将立足融合创新与科技赋能,构建全域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力争实现游客人次年均增长8%、收入增长10%的目标,为东北振兴注入文旅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