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真实问题
以探究丹东“真实问题”为目标的深度调研进展情况报告(二)

以探究丹东“真实问题”为目标的深度调研进展情况报告(二)

郭崇婷

丹东不仅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更以其独特的农业产业和科技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浆果产业凭借其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增长点。其中,草莓和软枣猕猴桃作为丹东的两大特色农产品,近年来在市场上备受瞩目。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如何提升丹东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其保鲜期,以及探索煤矿智能化新技术,成为了丹东相关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报告旨在通过深度调研,揭示丹东在草莓保鲜、软枣猕猴桃加工以及煤矿智能化领域的真实问题和发展潜力,为丹东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调研对象及目的

2025年4-5月,辽宁大学(丹东)城市研究院院长郭崇婷、丹东市科技局张吉生副局长、丹东市科技局丁俊科长先后与辽宁大学轻型产业学院薛友林院长、信息学院罗浩副院长开展调研工作。主要针对辽宁圣野浆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丹东草莓研究院、金山镇及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草莓保鲜技术、软枣猕猴桃加工可行性及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煤矿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度调研。

二、调研进展情况

1.辽宁圣野浆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圣野浆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至今种植面积超1.2万亩,成员200多户,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该公司已建立现代化冷链仓储设施,取得多项绿色认证及出口资质,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成为行业领军企业。目前主要经营草莓、蓝莓、板栗、姑娘等具有丹东地域特色的生鲜农产品的培育、加工及销售,尤以草莓居多(现有19个草莓生产基地)。因此,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草莓品种的改良与保鲜技术的创新。

 

 

1 辽宁圣野浆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丹东草莓研究院调研

1.1草莓保鲜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

辽宁圣野浆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草莓保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目前已先后尝试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如低温冷藏技术、气调保鲜技术及添加天然保鲜剂等。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确保草莓在采摘后能够迅速降温,减少呼吸作用和水分散失,从而延长保鲜期。此外,该公司还注重草莓包装材料的选择,采用透气性好的包装材料,以保持草莓的新鲜度和口感。然而,借助电商平台草莓由过去的销售半径为500公里内,扩大到现在的1000公里之外。相应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如何最大程度的保证草莓的新鲜程度,使其到达目的地后有更长的货架期成为目前合作社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据实地调研以及座谈交流可了解到目前合作社旨在研发出一条完整的生产流程,目的是让草莓从种植到采摘至运输,从每一个环节入手进行创新研发,最大程度地减少过程中对草莓的损耗,从而保证其新鲜程度。

1.2解决方案与建议

1)加大创新技术的应用。辽宁圣野浆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可借助辽宁大学等科研平台和草莓保鲜领域研究成果,将其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草莓保鲜技术的创新与升级。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还能加速草莓保鲜技术的迭代更新,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优势。通过与科研团队的合作,公司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的保鲜方案,延长草莓的保鲜期,提升产品品质。同时,公司还可以探索智能化保鲜技术的应用,如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草莓保鲜过程进行精准控制和管理,提高保鲜效率和准确性。此外,辽宁圣野浆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及时申请相关专利,保护公司的技术成果不受侵犯。通过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公司可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的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建议辽宁圣野浆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制定严格的标准化生产流程,从土壤准备、种苗选择、种植密度、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到果实采摘,每个环节均有明确的操作规范。成员们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确保果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基地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由专人负责统一购买。购买人员严格把关,不购买使用流动商贩销售的或来历不明的农业投入品。不购买未经农业部门备案的农药产品。严格执行无公害浆果生产技术规程,保证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确保生产销售的草莓符合质量标准,从源头控制草莓的品质,从而提升其货架期。

3)智慧农业应用。可采取“农户+家庭农场+示范基地+合作社+科研院校+协会+公司+超市+社区生鲜连锁直营店+生鲜电商”的创新模式,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种植技术规程、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标准收购、统一溯源监管、统一分选包装、统一物流配送、统一品牌营销的模式,通过良好的操作规程、严格质量管理追溯体系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水果“从果园到果盘”全程可控。管理者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及参数变化实时调控或自动控制温控系统、灌溉系统等,以确保草莓在最适合的环境中生长,保证果品质量。示范基地则主要承担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苗木繁育、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探索等。通过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将温室大棚档案录入系统(包括温室的地址、面积、管理者),实现合作社对合作社成员生产过程信息等的实时记录、生产操作预警,生产档案查询和上传,后台监管技术人员对合作社生产操作规程严格把关,杜绝一切违规操作,技术人员定期到农户大棚内做技术指导服务。

2.丹东市金山镇

金山镇位于丹东市郊,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软枣猕猴桃的适宜种植区。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日益增强,软枣猕猴桃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在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成为金山镇农业的一大亮点,不仅丰富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也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路径。然而,由于加工技术的限制,大部分软枣猕猴桃仍以鲜果形式销售,附加值较低。因此,探索软枣猕猴桃的加工可行性,提升产品附加值,成为金山镇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 金山镇软枣猕猴桃加工场址实地调研

2.1软枣猕猴桃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金山镇的软枣猕猴桃种植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几个主要的种植区域。得益于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农民的热情参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上升。鲜果主要通过本地市场进行销售,销售季节性明显,软枣猕猴桃的采摘期相对集中,导致市场上供应高峰期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而一旦过了采摘季,市场上鲜果供应减少,影响了产业的持续盈利能力。且加工链条短,导致软枣猕猴桃附加值极低,种植户效益差。因此,该地区县政府计划建立软枣猕猴桃加工生产线,然而加工方向涉及果干、果汁、果浆、果酒等多种形式,须依据加工技术和市场需求而定。

2.2加工建议与发展前景

辽宁大学轻型产业学院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软枣猕猴桃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二是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软枣猕猴桃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三是加强市场调研和品牌建设,提升软枣猕猴桃加工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四是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为软枣猕猴桃加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3.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丹东东方测控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煤矿智能化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公司致力于将先进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煤矿生产和管理中,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1煤矿智能化现状与挑战

随着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煤矿智能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煤矿智能化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煤矿生产环境复杂多变,对智能化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同时,煤矿智能化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分析能力,而现有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此外,煤矿智能化还需要解决人才短缺、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3 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3.2合作可能性分析

针对煤矿智能化领域的现状和挑战,我们与丹东东方测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技术优势来看,丹东东方测控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储备,可以为煤矿智能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煤矿智能化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合作建议:一是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研发,共同推动煤矿智能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二是开展示范项目合作,通过实际项目验证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煤矿智能化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加强行业标准制定和技术标准统一工作,推动煤矿智能化领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三、总结与展望

本次深度调研不仅揭示了丹东在草莓保鲜、软枣猕猴桃加工以及煤矿智能化领域面临的真实问题和发展潜力,也为丹东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丹东各产业的发展动态和技术创新趋势,加强与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丹东各产业的繁荣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丹东各企业和我校能够加强合作与共赢意识,共同探索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郭崇婷,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沈阳市拔尖人才,现任辽宁大学丹东城市研究院院长,挂职丹东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国家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联盟果蔬加工与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会员。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与贮藏、活性成分提取和营养功能研究。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od Chemistry等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5项纵向课题和3项横向课题。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编:110136                邮箱:lnushfwb@lnu.edu.cn